一次性解决你21个人生困惑 | “简史三部曲”重磅收官

英剧《Black Mirror》(黑镜)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女主的男友艾什是社交网络重度爱好者,因为开车时玩手机导致车祸,不幸身亡。抑制不住对男友的思念,女主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个“克隆男友”。这个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植入了艾什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各种信息,就连外貌也是艾什最帅时候的样子,毕竟,“人们总是把美化过的照片传到网上”。

这个故事细思极恐,然而,却在现实生活已有印射。早在2013年,英国发布的一款名叫LivesOn的应用,就可以在Twitter帐号所有者去世之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搜索引擎分析用户的消息历史,了解其喜好的领域和说话风格,从而继续以死者的口吻发布消息。最终,这个应用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但是数据所有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

在如今这个连卖菜小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的时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离不开与互联网的链接。国外的Google、Facebook,国内的BAT,这些数据巨头看似在提供免费的信息与服务,却又在此过程中不断搜集我们脑中所想,并将这些想法和注意力转卖给广告主们。

《黑镜》的剧情中,女主一开始只是通过手机与合成男友打电话、发信息,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男友”主动告诉她,其实,他可以“真正”地回到她身边,于是女主才进一步购买了实体的“克隆人”。这个场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数据诱导消费”是不是很相似?你搜索过的商品,会以广告的形式幽灵般地出现在你浏览的各种网页上。而这一切,却是默许的,因为在安装APP的过程中,那些我们懒得阅读的安装说明,早已将“同意授权”隐藏在字里行间。

作为个体,我们是不是只能对这种“数据霸权”逆来顺受,无能为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我们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这些问题,在以色列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作《今日简史》中,也许能找到答案。

提到《今日简史》,就不得不说尤瓦尔·赫拉利的前两部畅销著作《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人类简史》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试图回答人类是怎样走上生物链的顶端这一问题。而《未来简史》放眼未来,指出几千年来人类面临的三大重要生存课题—饥荒、瘟疫和战争都已经逐渐解决。

接下来,人类的目标将是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面对各类挑战,人类该做好哪些准备迎接未来?于是,就有了这本备受期待的《今日简史》。作为“简史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正如此书的副标题,这一次,赫拉利将目光聚焦当下,探讨“21世纪有关人类命运的21个议题”。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精彩观点:

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数据争夺赛已经开始。数据巨头们现在评估APP和产品的标准已经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收集到多少数据。有些产品哪怕不赚钱,甚至短期内亏损,但只要能获得数据,就价值连城。

2 我们已经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

谷歌、Facebook这些数据巨头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取得我们的大量数据。从长期来看,只要他们取得足够多的数据和运算能力,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命,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人类寿命显著延长,你可能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随着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到120岁以上,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寿命延长后,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整个社会的保险、退休金、卫生系统和财政制度等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幸福社会的目标,是满足人类意义和社群的追求

未来,当机器替代人类做了大部分工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工作时代”。工作,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而人类作为一种具有虚构能力的生物,其对人生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对意义和社会认同的追求,这可能比对工作的追求更为重要。

5“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会越来越危险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的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会变得更加简单。倾听内心的声音,这句心灵鸡汤版的人生格言可能会害了你。因为你很难分清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是营销专家的销售话术。因此,你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保留决策权。

不同于前两部的逻辑一体,《今日简史》中的21个议题各自独立,表达了赫拉利对于科技颠覆、自由主义的衰落、政治环境、信息化社会和人类自身心智认知的担忧与思考。虽然他的观点未必全部正确,但此书绝对值得一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